坚守山区村小46年她见证泸州乡村教育从贫困到均衡丨“我和我的泸州”系列报道
时间:2024-11-17

  2001年5月17日,《泸州日报》一版刊发《黄克芬老师的特殊教学法——一个贫困山区女教师的故事》,报道了古蔺县原护家乡桂香村小学教师黄克芬,从代课教师到民办教师再到公办教师,成为中共党员,并创新教学,为山区教育奉献青春的故事。

  《黄克芬老师的特殊教学法——一个贫困山区女教师的故事》一文作者叫孙念海,今年86岁,是一名转业军人,曾当过古蔺县委宣传部宣传干事、泸州日报社古蔺记者站站长。据孙念海回忆,他写这篇稿件,有一个背景:2001年,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的古蔺,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理想。

  孙念海说,写黄克芬,还得从她的丈夫袁志诚说起:“袁志诚被评为全国劳模,当时在古蔺县很轰动。我写了10多篇关于他的新闻报道。”

  通过与袁志诚接触,孙念海发现,他的妻子黄克芬不仅是贤内助,还是一名潜心执教、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。当时,桂香村小学是一所民办学校,因为教学条件很差,每年有老师来,也有老师离开,唯有黄克芬一直坚守在这里。

  “她的朴实无华,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孜孜不倦,深深地打动了我。”孙念海萌发了一个想法,在当地树立一个乡村教师典型,黄克芬最适合。

  不久,孙念海写的《黄克芬老师的特殊教学法——一个贫困山区女教师的故事》在《泸州日报》上刊发。“报道没有立即引发较大的社会反响,但黄克芬在当地变得小有名气,有的媒体开始关注黄克芬以及她所在的学校和学生。”孙念海说,他写这篇报道的真正目的,是让更多人通过黄克芬关注乡村教师这个特殊群体,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,助力乡村教育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。

  “当时,孩子们上学,很苦啊!”黄克芬指着23年前自己辅导学生的那张照片,她回忆起过去的教学情景。

  黄克芬说,从前,教室是土瓦房。下雨天房顶漏水,地面全是水凼凼;有的课桌“缺胳膊少腿儿”,学生们就在墙上抠出一道沟,再把课桌边塞进沟里保持稳定;窗户没有玻璃,一到冬天寒风刺骨……

  “桂香村小学是民办小学,政府能提供的办学经费很少,村集体经济又是个‘空壳’,很多困难都要自己去解决。”作为当时的学校负责人,黄克芬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,在教学之余,变身木工、泥瓦工、油漆工,维修桌椅、门窗,粉刷墙壁,翻盖房瓦。一次,她在刷墙时,不慎石灰浆溅在脸上,烧坏了眼睛,至今未痊愈。

  第一招是办家庭辅导班。“考虑到农村学生普遍基础差,多数家长又无能力辅导,我在征得家长同意后,把学生叫到家中,进行夜晚两小时辅导。”黄克芬说,她未收取学生一分钱,“怕孩子饿着了,我烧开水、炒‘苞谷炮儿’给他们吃。为了安全,还把路程较远的学生留宿家中”。那年,黄克芬带的毕业班22个学生,一个都没有落下,全部考上初中。

  第二招是搞广播教学。黄克芬利用她和丈夫自费创办的“夫妻广播室”,增设了一套小学生辅导节目。“为鼓励大家安装喇叭,我和老公商量,取消电费,连喇叭钱也不收。”每晚8点钟,黄克芬准时在广播里指导学生学习。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家的喇叭箱下,听她讲题改错,检查作业,既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,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。

  教育的贫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,2008年爱心企业家曹剑华慷慨解囊,黄克芬所在的小学重建,改名“桂香建华小学”。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,一座崭新的砖混教学楼,成为山村最美的风景。

  2018年,古蔺县高标准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。2022年,桂香建华小学全面并入护家小学校。而今,这里的农村孩子,在“家门口”就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,城乡孩子同享雨露阳光。

  走进护家小学校,规范标准的体育运动场,功能完备的舞蹈室、音乐室、电脑室、实验室、书法室等,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。老师们告别了多年“包班制”“跨学科”的教学生涯,再也不用一边手机播放,一边扯着嗓子教唱歌了。“互联网+”赋能教育,通过“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、学校应用”模式,共享课堂成为学校标配,乡村学生也可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;课程资源变得非常丰富,每间教室都有“班班通”,随时可以链接优质教育资源。

  “我18岁走上三尺讲台,正式从教37年,返聘从教9年。”黄克芬感慨道,深耕乡村教育46年,从土瓦房到教学楼,从炭炉子到空调,从吃不饱到营养餐……她见证了乡村学校华丽蜕变的背后,是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扩大教育公平普惠,推进教育改革创新,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决心和毅力。

  今天,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”仍然是2024年泸州市教育体育系统划出的工作重点之一。